1)第六章和平将军_民国枭雄
字体:      护眼 关灯
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
  关于这份合约,后世史家争执的很凶,基本上持两个观点,前者认为方剑雄作为一个时代为人,在这个事件中扮演了不光彩角色。钢铁、矿山、造船,这一系列的合作条件,无疑把国家国防工业的底子全卖给了美国人。后者则对此抱着嗤笑的态度称:那会国家有国防工业么?没这一系列看上去是卖国的合资,哪来的国防工业的基础?

  那么当事人都是怎么看待这份合作备忘录和密约呢?美国政府在相关的文件中明确表示,这一合作扭转了《排华法案》引发的美在华商业利益严重受损的局面。此前曾经几乎垄断长江航运的美国企业,正是因为《排华法案》引发的反美浪潮,难以为继而转手他人。

  这一合约,为美国商业在华利益奠定了坚实才基础,撬动了英国长期独享长江流域商业红利的基石。生产力位居世界第一的美国,找到了一个进入庞大的中国市场的契机,并由此在争取中国重工业发展的过程中,带来巨大采购市场占了先机。尽管现在的方剑雄还是一个地方性的政权,但是他现实出来的强劲势头,足以让美国政府对其抱有强烈的信心。在此之前,德国人在军事领域独享方氏带来的军火商业利益,因为这份合约,这个独享被打破了。美国政府对于这一份合约,给予高度的赞扬。并作出一个预判性的结论。美国资本主导中国市场的前奏开始了。

  方剑雄在拿到双方签字的合约那一瞬间,第一个感觉就是老子赚翻了。没什么会这么想?很简单,这几乎就是美国人提供无息贷款,帮助方剑雄打下一个国防工业体系的基础。这么说呢,美国人来投资钢铁,投资芜湖制造局,无疑要带来大量的流动资金和技术。同时周边的服务产业也会跟进。比如造步枪,你不能只有钢铁吧?可以想象,一个连弹簧都不能生产出合格产品的制造局。你还指望他能怎么地吧?随着美国资本的介入,周边的诸如化工、光学、锻造、机械等等行业,都会得到快速的发展。

  这不叫赚翻了。还有啥叫赚翻了?至于说到市场,这玩意说句不好听的,你不给美国,别的国家就不来了?日本在日俄战争之后,不就是靠着中国的资源和市场的输血,才得以慢慢缓和困境么?随后的一战,更是让小日本赚翻了。

  既然保不住的东西,不如彻底一点,拿来换资金换技术换设备。

  一脸严肃的方剑雄回到房间里时,那是再也绷不住了。忍不住双手叉腰,哈哈哈的放声大笑。嗯,美国人骗来了,还有一个德国人,怎么还不来啊。这个冤大头更大。就等着德国多投资一点,等到一战结束,老子还你马克。对于方剑雄来说,也就这点便宜可以占了。

  很奇怪的一个现象,双方都觉得自己

  请收藏:https://m.bqgpp.cc

(温馨提示: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,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)

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