1)第八十七章 血火南京(六)_抗日之红颜悍将
字体:      护眼 关灯
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
  第八十七章血火南京(六)

  进行城市攻坚战,中国的古城墙是天然工事,在这个还没有太先进武器的时代,城墙,也就是很坚固的防御工事。毕竟最低的城墙也有十几米高,一些县城的城墙即使没有那么高,也有七八米的高度。

  这些古城墙都是历代王朝不断修缮,很是坚固。日军的炮弹很难直接摧毁,导致日军必须强行登上城墙。为此日军只能加大炮兵的力量,同时使用重机枪压制城上的火力。

  但是古城墙也有他的弱点,那就是没有坚固的掩体工事,坚守的士兵暴露在外面。面对飞机和曲射*炮的时候,伤亡是最大的。中国的国防工事非常少,也没有相对强大的工兵,不能在短时间形成坚固的防御工事。

  除了一道城墙以外,基本都是野战速成工事,这是打埋伏和临时对抗的阵地,能对抗的也就是没有重武器的机动部队。可日军对南京的进攻,并不是运动作战。

  这是有计划有准备的,是大规模进攻战略要地的进攻作战。日军伴随着的是大量的重型武器,同时由于中国的落后,失去制空权。坚守城市,也就是一种愚蠢的战术。

  中国决策机构并没有意识到这点,还在进行阻击作战,鬼子进攻哪里,中国军队就防守哪里。以一支装备和训练都不如日军的军队,和鬼子打堂堂正正的阵地战,几乎和自找失败没什么区别。八年抗战,八路军能越打越多,就是很明白这点。

  延安最正确的决定就是你打你的,我打我的,开展游击战,避实击虚,寻找弱点。蒋介石也明白空间换时间,可惜没有在战役战术层面转变思想观念。

  以致在上海和南京消耗了的太多的精锐力量,训练有素的军队几乎消耗殆尽。当鬼子进入内地的时候,却没有像样的部队阻击作战。

  大量的精锐部队伤亡,也让一些中央军将领开始害怕,不再敢和日军作战,形成恐惧心理。失败的论调开始蔓延,让很多在淞沪战场表现英勇的将领开始胆怯。

  薛茹来自后世,又是一个军人,对这段历史还是有研究的。很清楚这样作战的弊端,所以她在淞沪的时候就不主张坚守,对撤退并不反感,只是想保存实力后撤。

  南京同样是这种思想,对唐生智这种傻逼行为也就十分来气。同样也很了解日军,其实在战术上,日军也是十分落后的,所有作战方式和武器,还停留在一战时期水平,面对更加落后的中国和东南亚军事力量,日本可以很轻松的横扫这些地方,一旦对上美苏这样的国家,立即一败涂地。

  和日军作战,只要战术灵活,不随着日军的战略意图转,他们就是失败。已经穿越两个多月,薛茹在不断思索。,也想明白很多问题。她的战略思想开始有了初步规划,也在一步步

  请收藏:https://m.bqgpp.cc

(温馨提示: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,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)

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